建筑能耗,工业能源消耗和运输能耗是中国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在建筑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占中国社会总消费总量的约30%,如果加上与建筑物相关的
建筑材料和其他能源消耗的能源消耗,则占能源消耗的40%以上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因此,建筑节能在中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有希望的建筑节能墙体材料和硬质聚氨酯泡沫的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2005 - 2010年度年平均增长率为16%。2012年,全球消费量达140万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的50%以上用于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然而,用于建筑节能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仅占中国的22%。随着低碳经济发展路线的进一步推广,用于建筑节能行业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自1970年全球能源危机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能源消耗建设,低碳玻璃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如今,Low-E玻璃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的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Low-E玻璃的使用率在中国不到10%,所以Low-E玻璃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中国政府日益重视节能建设,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其中,“2012年5月中国住房部”颁发的“十二五”(2011-2015)“建筑节能减排专项规划,总体目标是,每年节约建筑节能1.16亿吨标准煤。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支持建筑节能的政策。
“BIPV”和“金太阳”是中国政府支持BIPV的两项主要政策。预计分布式并网发电补贴政策即将实施,将大大推动BIPV应用。
中国智能建筑领域的市场规模从2005年到2010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智能建筑行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大力促进其他行业。据统计,新建智能建筑在美国占70%,日本占60%,2012年中国智能建筑占比不到30%。中国的发展空间很大。预计到2017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对于有关企业来说,将有很多机会。
通过本报告,读者可以获取以下信息: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智能建筑发展现状
中国建筑节能市场聚焦
中国建筑节能发展趋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