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 10 月 5 日,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因病去世,“苹果公司失去了一位富有远见和创造力的天才,人类失去了一位不可思议之人。”
iPhone 问世十年来引发的种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消费技术和消费体验的深刻变革,足以说明乔布斯的远见和创造力。他发布产品时常提及的
re-invent、revolutionary 等看似浮夸的词句,已经一点一点变成现实。
从偏执于细节,到软件、硬件全盘掌控
一千个果粉眼里有一千个乔布斯。但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他的精神遗产,这个词应该是:细节、细节、细节。
他令人闻之色变的控制欲也多源自对细节的考究到近乎偏执的程度。乔布斯会因为散热风扇杂音过大、主机板设计不精细、OS X
卷动轴、金属涂层、螺丝钉的曲线而抓狂。这种偏执,你也可从苹果首席设计长强纳生·艾夫(Jonathan Ive)、UI 设计副总裁 Alan Dye
的采访资料找到佐证。
近日,强纳生在参加《纽约客》TechFest
大会时被问到如何找到设计灵感,他的回答和往常一样:细节。“总有这样那样的产品让人抓狂”,比如糟糕又粗糙的手机,这也是当初设计 iPhone
的缘由。所有这些都最终内化为苹果的基因,由内而外、自上而下驱动这个巨无霸继续前行。
偏执细节,与软件、硬件全盘掌控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对细节的精益求精,直接决定了乔布斯和苹果不愿意将软件和硬件任何一项交由别人代劳。这便是乔布斯始终坚持的另一个理念,也是他的另一项遗产──软硬件一体。
在以往十数年或数十年里,软硬件全盘掌控让苹果背上封闭的“骂名”,越狱一度成了黑客间的军备竞赛。而数字世界到底应封闭还是开放,至今没有定论。但不容置疑的是,乔布斯涉足的几乎每个品类,从
iPhone、MacBook、iPad 到 AirPods、Apple Watch,苹果都是皇冠上的钻石般的存在。
这个星球最好的手机:iPhone。
这个星球最好的笔电:MacBook。
这个星球最好的一体机:iMac。
这个星球最好的平板电脑:iPad。
早在 1980 年,也就是苹果成立后第 4 年,乔布斯在一次演讲阐述他的软硬件一体理念:
软件与硬件的融合日渐深入……昨天的软件可能会变成今天的硬件。这两样东西正在融合。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要求你有足够的洞察力,预判科技走向,又能脚踏实地,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并最终将两者合而为一。
如今,你能从越来越多科技巨头身上发现和苹果类似的理念,它们同时涉足软件开发和硬件制造,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一亩三分地,到生产工厂,从 0 到 1
设计、生产和制造硬件产品。Get hands dirty。
而这样的公司往往都很酷。比如做出 Pixel 2、Pixelbook、Buds 无线耳机和 Home Max 喇叭的 Google,比如 Surface
变形笔记本电脑、一体机玩得有模有样的微软。
5 年时间,成就一个 Surface 帝国
微软在硬件的投入相信很多人不陌生了。近几年 Surface 精品频出,甚至达到每出一款便成为该品类标竿产品的地步。
比如 Surface Pro,是目前最好的 Windows 二合一产品,引来诸多 OEM 品牌争相效仿。
比如 Surface Studio,最好的 Windows 一体机,精密的零重力铰链让你一根手指就可轻松控制庞大的 27 英寸屏幕。
比如 Surface Laptop,最好的 Windows 笔记本电脑,单手开合笔记本电脑且阻尼均匀,不再是 MacBook 的专利。
Surface 业务掌门人 Panos Panay
也是细节控,他无法容忍裸露的螺丝,无法接受屏幕四周的橡胶圈。之前接受品玩采访时,他有过很多类似的表达,“产品是一个人的反映,反映它的设计者。每个细节都值得深究,每个细节都需要精心打磨。”
在以往,这种情绪丰沛的表达只有在乔布斯、强纳生一些采访才能体会。
抛开这些 Surface 明星产品和明星人物,被吐槽了十余年的废柴 Windows 触控板之所以近两年进步飞快,是因为微软到 Windows 10
时代拿出标准化的 Precision Touchpads(精密触控板)技术,深入驱动层面做软硬件最佳化。
这项技术首先应用在 Surface Pro 4 的 Type Cover 和 Surface Book,后续又开放给戴尔 XPS 等产品。到了最新
Surface Laptop,触控板的体验又升了一个等级。
此外微软近年在软件体验的进步也受益于不同业务部门的协作。微软负责 OneNote、Wunderlist 和教育业务的全球副总裁 Eran Megiddo
表示:
微软只是在 PC 层面与硬件合作厂商沟通。现在有了 Surface 以后,负责硬件和软件的同事会一起交流,进行软硬件结合,这是以前没有的经历。
当然,微软不只有 Surface,还有更尖端的 HoloLens,还有游戏主机。无论外界还是内部,偶有不利于硬件业务主要是 Surface
的言论传出,但对和微软有交集的年轻用户来说,Surface 承担了不少形象大使的角色。
遗憾之处在于,微软已经距离人类最亲密的计算设备──手机,越来越远了。
正在起步的 Google Pixel
跟苹果、微软比起来,Google 的硬件底子可能是最弱的一个,但也是目的最明确的一个。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的回答简单直接,他甚至憧憬一个从 AI 出发定义硬件的时代:
如果无法将 AI 和硬件融会贯通,在未来的计算时代,你会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