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导航
资讯首页> 热点推荐 > 人工智能已进入生活空间 发展与安全同样需要关注

    人工智能已进入生活空间 发展与安全同样需要关注

    热点推荐2021年02月05日
    分享

      如果说2020年以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在摸索着落地应用场景,那么来到2020年,人工智能已进入生活空间。这一年,在全球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人工智能成为“超级助手”;在科技前沿领域,人工智能继续攻坚克难;顶层设计方面,不断出台的政策规划持续为人工智能保驾护航。

      
      当然,繁荣背后也有暗影,围绕技术使用边界的讨论持续进行。备受关注的“人脸识别第一案”迎来第一次判决,围绕“刷脸”产生的分歧尚未弥合。但无论如何,人工智能锚定未来,进步令人欣喜,争议也无需回避。回望过去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突飞猛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新的十年,它给世界带来的改变值得共同期待。
      
      四城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科技部发函,支持济南、西安、成都、重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其中,要求成都在智能空管、普惠金融、智慧医疗等场景加强应用示范,培育以行业融合应用为引领的人工智能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要求重庆开展智慧旅游、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生态保护应用示范,打造具有山城特色场景的智慧城市。要求西安发挥在智能感知处理、智能交互等方面的研发基础和人才优势,在先进制造、文创旅游、商贸物流等方面形成一批有效的行业解决方案,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要求济南发挥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丰富、算力基础和数据资源雄厚等优势,在制造、农业、交通等重大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科技部方面表示,将积极配合试验区建设,协调研究解决相关政策问题,加强工作指导和资源对接,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和政策措施并予以推广。早在2019年9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就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到2023年建设20个左右试验。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放眼全球,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快的产业领域之一。我国加紧出台规划和相关政策,强化人工智能战略部署,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及创新带动作用的发挥释放了政策红利。
      
      人工智能搭上“新基建”快车
      
      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人工智能位列其中。新基建的加速布局和人工智能的产业成熟互为表里,协同向前。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了良性发展,表现在技术创新日益活跃,语音识别等部分应用技术处于全球靠前的水平;产业规模持续壮大,2019年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超过了510亿元,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超过了2600家;人工智能与行业融合应用不断深入,各领域+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地涌现,前景可期。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搭上新基建快车的人工智能,迎来宝贵的发展机遇。
      
      关于隐私泄露、歧视和偏见的争议仍在继续
      
      伦理争议和AI发展相伴相生,尤其是人脸识别,合理使用和滥用的争议伴随始终。目前,人脸识别系统早已在智能手机解锁、支付或机场、火车站等公共交通闸机上广泛使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它们的应用范围正日益扩大到其他非必要的公共甚至私人空间,造成巨大的隐私泄露的风险。
      
      人脸是高级别隐私信息,它的收集、存储、授权使用也必须有高级别、细化的标准和要求。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应从管理者角度,通过立法方式强化面部识别领域的监管力度,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相关行业、企业应提升应用软件等载体及储存设备的安全技术水平,避免公民隐私信息泄露或遭非法转卖;非必要的隐私数据不应采集。
      
      有必要对人脸识别进行法律规制,主要原因在于:人脸是重要的个人生物数据,相关机构或组织在收集之前需证明合法性;需征求公众意见,经过严格的听证过程;验证分类标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验证人脸识别技术的通行效率。
      
      刷脸时代,更要“看好我们的脸”。普通人要多一层戒备和防范,更重要的是,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要严格监管、严守底线,人脸信息不能盗用乱用滥用,公民的隐私权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

    相关阅读